内蒙古满洲里海关以国家战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主动作为,积极服务于国家陆路通道建设和向北开放战略实施,以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为支撑,以区域通关合作为依托,努力构建内引外联、辐射周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满洲里海关积极推动以满洲里口岸为枢纽的9条中欧班列线路建设,实现对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大经济圈及中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的全方位辐射,构建通往俄欧市场最便捷、最高效、最安全的陆路通道。2014年,经满洲里口岸开行460个班列,累计发运货物37788标箱,其中:出境349个班列、28800标箱;进境111个班列、8988标箱。2015年上半年,进出境开行198个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6701标箱,其中:出境154个班列、13142标箱;进境44个班列、3559标箱。
积极将满洲里陆路大通道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满洲里海关加强与沿线地区海关之间的通关合作,建立协调机制,先后与13个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合作协议,全力推动内陆、沿海、沿边海关间无障碍通关。加强与国际海关之间的通关合作,组织满洲里海关、哈尔滨铁路局、西伯利亚海关管理局、后贝加尔铁路局进行工作会谈,签署合作协议,做好推动落实。加强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企业及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互信合作关系。通过座谈会形式了解企业需求,探索建立联络员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该关加强与俄罗斯海关、出行班列沿线地区海关的工作沟通,展现满洲里亚欧国际大通道的比较优势。一是实现了发往欧洲班列在中方口岸滞留时间不超过4小时,在俄方口岸滞留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是启动“中俄海关双边贸易信息交换绿色通道项目”,进一步提升班列跨国运输效率。2015年6月,满洲里海关倡议的“丝绸之路口岸区域协作会暨中俄欧集装箱便利化研讨会”圆满召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铁路运输局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口岸委、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士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关管理局、蒙古国东方省海关、俄铁总公司、中铁集装箱公司和多家外贸、货代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进一步打造高效便捷通关运营环境,提升中欧俄班列竞争力,全面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交流,探讨加强海铁联运通道建设,提升海关通关便利化水平,发挥满洲里口岸优势的有效途径,与会代表签署了《丝绸之路口岸区域协作满洲里宣言》。
满洲里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海关总署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精神,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支持辖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结合内蒙古东部地区发展实际,印发了《满洲里海关关于支持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按照海关总署选点设立具有多式联运功能海关监管场所的要求,创新监管理念,努力构建手续便捷、运行高效的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体系。推行全区域通关,促进货物合法、安全、自由流通。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满洲里口岸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支持满洲里市申请设立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海关监管场所,将现行的转关、过境、转运通关模式整合为海关多式联运监管模式,简化申请与备案手续,推动发展集装箱集散和拼箱业务,打造多式联运货物互联互通、自由转换、快速衔接的物流平台。推动将满洲里口岸打造成亚欧国际大通道上的重要物流枢纽和集散中心,提升其对当地和辐射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